“ 国际传播......事实上并不是一个足够‘国际化’的领域。”
过去一个月,国际上发生了不少大事,而其中一场灾难最是牵动人心。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而在北京时间2月6日18时24分,土耳其再次发生7.8级地震。据路透社18日报道,截至目前,这场大地震已造成土耳其、叙利亚两国超46000人死亡,预计死亡人数还将上升。据报道,目前仍有大量人员失踪。土耳其灾害与应急管理署署长表示,强震造成该国40642人死亡,搜救工作将于19日晚基本结束。是的,搜救工作已经来到最后一夜,那么也是时候,回顾一下这场灾难中的媒体报道了。
#1灾难下的政治国际新闻?NO!国际政治! 往常涉及灾难,我们都会和大家聊一聊灾难新闻该如何报道,媒体需要恪守哪些伦理与原则,但是这次的土叙大地震却有些特殊......今天我们就先把灾难新闻放一放,关注其中更加醒目的另一面:国际传播与政治传播。之所以说这次地震特殊,主要就特殊在两个受灾国家:土耳其:一个正在外交方面与欧美进行激烈对抗的国家,就在地震发生一周前,欧美九国同时关闭了其驻土耳其领事馆。叙利亚:一个已经被内外战争打烂的国家,截止地震发生时,叙利亚已经被美国全面制裁三年多,可谓一穷二白。
土耳其与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极为敏感在此背景下,这场发生在国际冲突与争端前线、地缘政治热点地区的大地震,早已不是简单的天灾,而围绕这场灾难进行的新闻报道,自然也谈不上单纯的灾难报道甚至“国际新闻”,这根本就是“国际政治”的一部分。而这场灾难中的“政治操弄”,集中体现在叙利亚。地震刚一发生,各大媒体的焦点都在土耳其,世界各国也都启动了对土耳其的援助计划,尤其是西方国家,毕竟土耳其虽和欧美国家存在诸多分歧,但身为北约成员,终究是“自己人”......但这场灾难的另一个受害者被无意或有意的忽视——叙利亚。
历经连年战火与长期制裁,面对严重灾情,叙利亚无论在应急物资、救灾能力还是医疗资源方面都“捉襟见肘”,而叙利亚卫生部部长哈桑8日发表声明说,由于美国拒绝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大多数国家无法向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叙利亚人只能试图用手挖掘废墟,震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就这样被错过。在叙利亚,人们不止经历天灾,类似的人祸,他们已经承受了很多年。而对国际媒体们,他们自然也不止报道天灾......
#2灾难下的媒体政治阴影下的新闻报道当我登录西方各大媒体的官网,或在谷歌上搜索土叙地震相关报道时,其中的政治色彩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在地缘政治冲突面前,灾难也只能沦为配角。
2月9日,《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引人注目,一名叙利亚籍美国专家发文向美国各界呼吁,不要因为地震救灾放松对叙利亚的制裁。 此言论被转发到社交平台,激起了各国网友的批评和指责。该“专家”名为瓦尔·扎耶特,出生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后前往美国定居并获得美国国籍,担任过美国国务院中东政策顾问。而引发争议之后,《华盛顿邮报》将标题中的“Don‘t lift”改为了“Lifting”,真是“聪明”的媒体人啊。
而在《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官网上,都出现了针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相关报道。这些报道提醒人们,叙利亚的这位独裁者正试图利用“灾难外交”来打破西方对叙利亚的封锁,以改变外交上孤立无援的现状。 我们无意评价巴沙尔政府是“正义”或“邪恶”,但起码从这些报道中看,媒体们的立场非常鲜明,文中尽是批评与警惕之意,与美国政府当时拒绝因地震救灾放松制裁的回应完美呼应。
《华盛顿邮报》还报道了土耳其居民在地震后难以访问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新闻,他们还贴心的提醒读者:土耳其政府有在紧急情况或丑闻后打击社交媒体巨头的历史哦~本文的开头简单介绍了Twitter和Tiktok平台在灾区访问受限的情况,并表示不清楚是何原因,而后话锋一转,迅速将话题引向了政府对媒体与平台的审查上。灾难在这里或许并不重要。
此外我们还发现,曾引起过无数争议的《查理周刊》这次又作死了。他们在2月7日刊登了一则漫画,画中描绘了倒塌的废墟建筑,右上方写着“土耳其地震”,下方则有一句配文:“不需要送坦克了。” 《查理周刊》是法国的一家讽刺漫画杂志,该周刊经常刊登有争议性的宗教和政治类报道,而他们的“幽默”常常令人不适。在这张漫画的评论里,许多人用英语和法语批评道:“我不明白怎么会有人从这种悲剧中制造幽默,你知道有很多人死亡吗?”“幽默是有限度的。”“远离人性和良知。” 我们不清楚作者的出发点究竟是怎样的,但一个事实已经很明显,这次灾难已经无法从政治叙事中剥离开来。
#3网缘政治与南方转向国际新闻报道真正实现国际化? 其实这样的国际新闻传播现状学界已有预见,比如清华大学的史安斌老师在其最新论文《“持久危机”下的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 2023 年六大热点议题的分析》中,首先提出的前两个热点议题,正是“网缘政治”与“国际新闻传播的南方转向”,与此次土叙大地震中的舆论与媒体表现完美契合。“网缘政治”较好理解,即从俄乌战争出发可见,当下地缘政治的运转逻辑已经进入数字空间,形成了媒介化语境下跨国危机中的“网缘政治”生态,互联网平台巨头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主权国家间的地缘政治关系中。上面我们提到的关于推特访问受限的报道,恰恰印证了这一趋势。那么“南方转向”又是什么?由于发达国家多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多在南半球,所以通常以南北方来指代,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也常被称为“南南合作”。而对国际新闻传播业界来说,当下无疑是高度“北方中心”的,如何能让更多人听到“南方声音”,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史安斌老师在文中指出:如今,国际新闻背后所包含的话语权和阐释权争夺正在成为理解国际传播不可或缺的视角。新闻采编部围绕国际新闻报道的微观政治也会对国际传播的生态产生直接影响。 近年来,虽然全球南方国家不断拓展多元化结构与声音,但“盎格鲁 - 萨克逊中心主义”意识形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牛津路透新闻研究院2022年的调查,受访的新闻媒体中 79% 的主编和高级编辑都是白人,这与全球人口种族结构极不相称。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的新闻采编部中,白人男性群体构成了国际新闻报道的核心力量,形成一种隐蔽而鲜明的殖民主义话语和意识形态,这持续伤害了国际新闻报道在视角和价值上的平衡性。 由西方新闻业主导的国际新闻普遍面临经费紧缺和人手不足的问题,这导致记者很容易被随机派驻到某个完全不了解的国家进行“空降报道”,或完全依赖二手材料生产“笔记本新闻”。调查显示,西方国家记者如果对被报道的对象不甚熟悉,就更用可能采用诸如“发展中国家”和“民族关系紧张”这样笼统空泛的报道框架,这无益于受众通过国际新闻增进对遥远他者的理解。 以上种种问题,都能在这次土叙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找到。 传播学者李金铨认为,国际传播事实上并不是一个足够“国际化”的领域。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层面,西方“后冷战”意识形态主导的框架钳制了国际传播在多元文化和政治语境下的发展。 在国际新闻这一子领域中,围绕气候、环境和扶贫等主题展开的新闻实践与“全球南方新闻业”概念框架主导的理论探索相结合,构成了国际新闻报道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可能。这是未来国际新闻业界和学界携手合作可以探索挖掘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 人格魅力感悟 » 缺失“国际主义”的国际新闻:土叙大地震背后的媒体报道与偏见 - 知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